◎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目前开发出来民用和工业用两大系列,现在供不应求,前景非常好。
这也是自今年6月初连降13周、累跌59元/吨后,9月第一周首次出现小幅上涨。政策密集煤价企稳《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9月的整体煤市与前7个月相比情况有所好转。
2014年,煤炭企业整体都很艰难。煤炭企业需要积极寻求变革,或者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或者寻求合作,通过联合生产提高管理水平。河北一家煤炭企业高层这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兖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新文表示,《纲要》的颁布实施,意味着兖矿集团正式发出了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的动员令,吹响了绝地反击、弯道超越的冲锋号。在物美价廉情况下,国内煤炭受到严重冲击。
发展煤化工已经成为众多煤炭企业未来的一个方向。上述河北煤企高层解释道。五是建立健全煤炭企业诚信记录。
如今,限产减销似乎已成为挽救煤炭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另一方面,规范企业价格优惠政策,将各企业优惠政策恢复到年初水平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出现了形势任务教育过度化、诉苦化、渲染化和形式化的现象。现在有些煤炭企业把形势任务教育搞得轰轰烈烈,从班组到区队、到矿、到公司,再到集团,层层组建形势任务教育领导机构,成立了形势任务教育宣讲团、小分队、宣讲组等专门的宣讲组织,大会大讲,小会小讲,有的单位还把员工家属召集起来进行宣讲,把宣传教育搞过了度,员工家属很反感,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
如今,在有些煤炭企业的形势任务现场,台上宣讲者自说自话,想尽快讲完了事。相同的话题,雷同的资料,如剩饭每天翻来炒去,了无新意,枯燥乏味,台上讲得唾沫四溅,台下听得昏昏欲睡。
但如果宣传教育过了头,不兼顾形式、内容空洞、过渡渲染的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只会过于放大负面因素,让员工反感的同时严重影响队伍士气,对企业非常不利,其效果得不偿失。事实上,长期积累的问题不可能一两天解决,过度诉苦就可能表明向苦低头,而且诉苦也未必找到了对症的药方,能提出很好的建议或对策,终究不过是发发牢骚。其实,形势任务教育只要把形势讲清讲透,任务和责任说清道明即可,如果把形势任务教育渲染化,只会搞得企业内一片风声鹤唳,队伍士气低落,员工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得不偿失。形势任务教育原本是企业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通过宣讲和教育,使员工及时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和形态,保持正确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认识和了解国家、行业、单位和个人所处的环境,明确自身的任务和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
但是,形势任务教育搞不好也是把双刃剑,会给煤炭企业的脱困突围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渲染化上,不得不说现在煤炭企业形势教育中的有个不容忽视的倾向问题,有些煤炭企业在形势任务教育中,动辄引用上个世纪煤炭企业极度困难时期的境遇,把现在煤炭行业和企业形势渲染得危机四伏,山雨欲来风满楼,貌似搞不好煤炭行业马上就要消亡、企业马上就要关门大吉、员工马上就要失去饭碗、吃不上饭的架势。说到诉苦化,现在整个煤炭行业确实很困难,煤炭企业的日子确实很不好过,可以比喻为在泥潭里挣扎都不为过。台下听众各干各事,巴不得早点结束散场,这样的形势任务教育不讲也罢。
总之,好的形势任务教育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站在员工的立场,用员工关注的内容来宣讲,易被员工接受,值得推崇。先说说过度化的问题,形势任务教育只是企业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该怎么开展、采取什么方法讲,用什么方式教育,应该有个度来把握,凡事过了度,效果只能使得其反。
但是形势任务教育也没有必要非要诉苦化,有些煤炭企业领导和企业觉得把形势讲得越苦越好,说得越艰难越有用,恨不得让每个员工马上回到苦日子中去战天斗地。形式化就不难理解了,现在,有些煤炭企业在形势任务教育上,没有在教育方式和宣讲内容上下工夫,形式简单,方法死板,员工不愿听,不爱听。
久而久之,形势任务教育就成了形式。因此,唯有积极向上、保持好度的形势任务教育活动,才能传递出更多的正能量,帮助企业凝心聚力和引领员工攻坚克难。煤炭企业的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每天在井下工作,背负着极大的安全生产压力,非常辛苦。当前,国内煤炭行业形势严峻,煤炭企业和煤矿工人日子不好过,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消息,各煤炭企业也都在不同层面、以不同形式的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引导员工树立过紧日子、过苦日子的思想,与企业共度难关这一规定更加明确了相关协会、职能执法机构和关联部门的工作职责,对我国执法部门职业操守作了规定,对相关单位业务人员的素养自立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业务能力有了更加规范的行为指导,从制度上避免了官商勾结。《办法》的管理和市场的发展相互结合,更加注重了信息化。
一方面,对现有煤矿进行生产技术改造,扩大其生产能力。而多部门的监管在整体行业和社会效应上也起到了一个制衡和保驾护航的作用,使企业的发展按照正确的渠道去开展工作发展经营。
煤炭市场步入了严冬期,时至今日,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此次《办法》中规定,各类煤炭经营主体均应在有资质的社会征信机构建立企业及法定代表人的信用记录。
环保监管进一步加强在世界范围内,资源行业和能源行业一向是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灾区之一,这在我国也不例外。但是,随着企业的大举扩张、国际经济不景气、国内消耗跟不上,产能过剩爆发了。
规定从事煤炭经营活动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符合煤炭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保证煤炭质量,促进环境保护。《办法》在取消经营资格审查相关规定的同时,还规定煤炭经营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注册后,应于3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的同级煤炭经营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未配合煤炭经营监督管理部门接受监督检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煤炭经营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列入违法失信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发生违法失信行为的企业或个人,在规定时间内改正的,应从违法失信公示名单中撤销。
鼓励加工、销售和使用洁净煤,推广动力配煤、工业型煤,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此次《办法》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一面是对准入的放开,一面是对监管的加强。
与此同时,许多国有煤企也利用在市场上赚取的超额利润,对煤企进行做大做强,加大对煤炭生产的投入。《办法》还占用了相当部分篇幅对煤炭行业的环境做了规定。
自主和自愿交易是市场的基本原则,但要使市场有效运作还需要满足五个基本要素:信息对称、诚信、完全竞争、产权得以很好地保护又不至于过度保护,以及对第三方的负效用最小化。这意味着,随着煤炭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煤炭行业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
用于煤炭经营的储煤场地不符合合理布局要求,或在煤炭装卸、储存、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未采取必要措施、造成周边环境污染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煤炭经营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列入违法失信名单并向社会公示。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办法》对行业和国家煤炭安全做了主次分明的安排,对有市场行为的煤炭企业进行了舒缓的宽松政策指导,而对于不规范的企业也采取了相应的必要措施,使煤炭行业做到了可控可调的权衡。区域内不同储煤场地的布局应体现资源集约开发和节约利用。《办法》正是在尊重企业自主和自愿的基础上,力争用好上述五个基本要素。
针对此情况,新《办法》规定有关行业协会引导煤炭经营主体加强自律,配合煤炭经营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办法》当中也可以看出相关政策性的倾向,更加明确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日前,经过半年多的征求意见和修改,《煤炭经营监管办法》(下称《办法》)在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并于9月1日起施行。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加强对煤炭行业的监控,从而规避了重复性建设和市场化的混乱。
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许多省、市、自治区出台救市政策,期待救煤企于水火,但收效甚微。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7:51天狐定制
2025-04-05 16:58天狐定制
2025-04-05 16:27天狐定制
2025-04-05 16:22天狐定制
2025-04-05 16:04天狐定制
2025-04-05 15:59天狐定制
2025-04-05 15:52天狐定制
2025-04-05 15:30天狐定制
2025-04-05 15:20天狐定制
2025-04-05 15:17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